学院风采

推进新时代书院制建设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萃英学院教育教学创新案例


【来源:必赢网址bwi437萃英学院团委 | 发布日期:2020-11-30 】 【选择字号: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拔尖学生培养质量,围绕拔尖计划2.0建设,萃英学院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导师制建设,建立“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等,积极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探索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实现拔尖学生“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一体化,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胸怀,未来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学院在认真总结多年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系统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把综合素质提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综合素质课程体系”,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课程”成绩单制度,作为获得荣誉学生的条件之一。这些课程以“第二课堂”为主,与第一课堂形成互补,同时对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锻炼、历练、知识储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周庆国教授为学生讲授《区块链及其应用》课程

学生学术生涯规划课程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智育提升,推进人才培养改革、进一步凸显“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的课程建设思路;注重体育健身,强化日常锻炼和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奋斗精神、坚定意志;强化美育,开设艺术鉴赏、音乐欣赏、美学基础等课程,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激发创新能力;劳育体验,鼓励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志愿服务,同时将美育、劳育教育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奖体系。通过践行“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李恒滨研究员为学生讲授书法

萃英学院学生参加合唱

萃英学院学生文体活动

(二)加强导师制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功能

萃英学院导师制管理办法

学院高度重视导师团队建设,制定了《必赢网址bwi437萃英学院导师制管理办法》,明确导师职责,规范导师管理,注重考核要求,进一步落实落细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生活导师制度,激励导师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生涯规划、日常生活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全方位指导,同时要求导师每学期末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优缺点给予评价并记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导师队伍的考评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拔尖学生培养。

近年来,萃英学院汇集了一批校内外名师,以授课讲学方式参与人才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导师,按照“导师小组+学生小组”模式或者“师带徒”模式,进入导师课题组。同时,学院不断完善拔尖学生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充分发挥导师团队的浸润、涵养、熏陶、化育功能,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截至目前,参与“拔尖计划”的教师有170名担任科研导师、43名担任学业导师,有50余名教师和机关管理干部担任生活导师。

萃英学院科研导师李灿院士为学生讲授《太阳能转化科学与技术》课程

萃英学院学业导师丛培昊副教授与学生交流

(三)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实现“浸、养、熏、育”一体化培养

萃英学院举行科研导师推介会

以提高拔尖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基本实现全部课程融入德育元素,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活动。根据“拔尖计划”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思政教育基地,学生赴基地实践与体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随队讲解或点评,在“实践课堂”中参与讨论,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给予学生指导,学生回校后进行汇报交流。学院还组织学生赴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青海原子城参观学习,现场观摩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过程、参观基地发展建设情况、学习“两弹一星”精神。通过课内外协同教育,提高学生对于国情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胸怀。

萃英学院赴临夏开展“民主与民俗”社会实践

萃英学院师生党员赴原子城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通过“讲好中国故事”“重述经典”等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实践、知民情、懂国情,从经典著作中汲取思想养分,获取精神力量。举办“萃英共读经典”学术沙龙活动,以“文学经典的文化再生产”为主题,对四大名著进行改编,使之成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作品。在改编过程中形成了“经典—学术问题—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参与式学习,学生围绕具体学术问题展开研讨,形成学生、学术问题、教师和原著改编四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体验式”研究型学习生态系统。在该活动中有21位同学撰写了学术论文,完成了青少版《西游记》的改编并已正式出版发行。目前正在改编《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名著。活动促进了学生与老师近距离的学术沟通与交流,激发了同学们细读经典原著、提出学术问题的兴趣,有利于同学们学习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文萃英班举办“萃英共读经典”学术沙龙活动

必赢网址bwi437萃英学院学生为主改编的青少版《西游记》出版

(四)推进院院协同,优化育人机制

优化学院治理结构,推进萃英学院和相关专业学院教育教学协同、管理协同、服务协同。探索学籍划归专业学院管理,学生各类成果共享,共同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暑期小学期授课,学生按照专业组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共同组团参加学术竞赛等,共同完成科研导师和学业导师推荐、服务、管理、考核工作;建立学业提醒机制,共同开展学生学业提醒;共同研究通识课程开展情况,制定和修订制度,优化办事程序和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推动院院协同的制度体系。

二、培养成效

(一)新时代新型书院建设初见成效

将综合素质提升融入课程体系,设立“综合素质课程”,建立了拔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系。组织学术沙龙、读书报告、兴趣讨论、科研小组等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通过“思政课堂+课程思政+实践教育”模式,建设主题实践教育基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共同的空间学习、交流,共同参加学术活动和集体活动,形成了温馨和谐、教学相长、文理相融的管理与育人环境以及独特的“人心向学,追求卓越”的书院文化。

(二)“拔尖计划”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显著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得到充分训练,部分学生已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共有530人次在读期间主持各类创新项目,共获得校级以上奖项598项,各类国家级学术竞赛三等奖以上奖项9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2014级史安也同学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7级田恩麟、吴宁然2位同学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三)“拔尖计划”学生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综合素质提升课程体系,涌现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2014级丁宁同学获得全国博物馆讲解活动志愿者组十佳讲解员、必赢网址bwi437青年五四奖章,2016级赵纯博、孙悦获得全国雷锋式青年荣誉称号,金哲成获得甘肃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9级温鑫同学代表兰大“青马”宣讲团在十所高校联合举办的“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上进行主题宣讲等。

(四)培养了一批科研志向坚定的优秀毕业生

截止2020年9月,共选拔901名学生,在已毕业的570名学生中,继续深造的有548名,其中在国内深造的有395名,占72%。深造的同学中有335名师从一流导师攻读博士学位。成长跟踪调查显示,继续深造的同学普遍得到导师的好评。大数据追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萃英学院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过硬,能以“未来主人公”的精神积极迎接挑战,做到了“夫唯大雅,卓尔不群”。中青报、中国教育报分别发表文章,报道了萃英学院实施“拔尖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等情况。

(五)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先后承担教育部《顶尖科学家的成长轨迹分析》等拔尖计划重点、一般课题6项,《“个性化”与“素质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萃英班”新修订培养方案为例》等校内重大、一般课题4项。同时,开展“拔尖计划”跟踪研究,在必赢网址bwi437学报发表多篇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入选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等,形成了有价值研究成果。

三、经验做法

(一)强化使命驱动的价值引领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具有宽广国际视野与浓厚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学生思想上积极上进、道德上严格自律、生活上情趣健康、行为上阳光和谐的人生态度。

(二)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将综合素质提升融入课程体系,建立了完整的拔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系,着力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注重学生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健全人格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构建三全育人的培养模式

通过推行科研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制度,聘请校内外名师担任科研导师,聘请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业导师,聘请优秀机关管理干部担任生活导师,形成一支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导师队伍。同时,不断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拔尖学生培养,动员引导导师团队“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学习、走进学生心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四)打造独具特色的书院文化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我有世界,世界有我”的院训,寓意了具有世界胸怀的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共同的空间学习、交流,共同参加学术活动和集体活动,按照学科混搭的方式住宿生活,形成了温馨和谐、教学相长、文理相融的管理与育人环境以及独特的“人心向学,追求卓越”的学院文化。

    编辑:肖超元
    责任编辑:许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