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大气科学学院院内资讯 | 我院暑期学校第三天学术盛宴不断!


【来源:必赢网址bwi437大气科学学院团委 | 发布日期:2021-07-15 】 【选择字号:

2021年7月13日,我院在天山堂c203,a206开始了暑期学校第三天的讲座,讲座由副院长杨毅,副院长黄忠伟,青年研究员田鹏飞主持。

首先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的郑飞研究员带来了题为资料同化基础与应用介绍”的报告。郑飞研究员首先对“什么是资料同化”进行设问,随后通过举例向同学们详细解释了资料同化的含义和作用,提出了目前WRF-3DVAR同化地面观测站的缺点,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应具有的想法、面临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最后总结了可用资料同化法解决状态估计、参数估计、观测系统设计和评估、机理研究等问题。

同时,北京大学毛节泰教授在a203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大气水循环及其人工影响”的报告。毛节泰老师首先介绍了大气中的水循环,大气水的交换量,以及水循环的过程,还向同学们普及了大气河,降水潜力(云水资源),瞬时量和积分量等概念,推演了大气柱中水物质守恒关系,决定降水量多少的因素,毛老师还总结了自然云中降水的形成,增加云中大云滴的方法,人工增雨的基本思路,以及云水资源量的观测和计算验证,指出云雨资源量的计算是依靠模式计算。

随后由国家气象中心王金成高级工程师带来了题为“资料同化理论与实践”的报告。首先,王老师介绍了个人经历,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NWP全链条研发业务队伍,大气数值预报模式分类,GRAPES发展历程,王老师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必须坚持自主研发,不能被卡脖子,其次,老师介绍了做资料同化的原因,什么是资料同化,资料同化发展简史,变分同化方法,背景误差协方差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最后,王老师介绍了本科期间和数值预报相关的课程,并欢迎大家加入数值预报领域,为国家做出贡献。

接下来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段晚锁研究员带来的题为“厄尔尼诺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的报告。段晚锁研究员首先从动力学入手,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动力学方程,如何利用方程进行预报,介绍了ENSO事件,以及厄尔尼诺的危害,什么是SPB,预报误差在春季快速增长,会导致春季预报障碍,一些关于春季预报障碍的争议,春季预报障碍是否可以消除和减弱,春季预报误差的原因,利用CNOP方法找对ENSO影响最大预报误差的初始误差,通过找到预报误差对初始误差的敏感区,在此处增加观测,提高预报水平等,最后,老师为同学们解答了一些问题,使大家受益匪浅。

接下来是北京师范大学丁瑞强教授带来的题为“天气与气候可预报性”的报告。丁瑞强老师先从天气预报、台风的登陆轨迹的预测和ENSO的预测引进预报的不确定性和可预报性,并详细地讲述了可预报性的意义和问题的由来,再对混沌进行了概念 、特点的阐述,接着又举了几个混沌吸引子的例子和混沌现象“蝴蝶效应”。丁老师而后又讲述了可预报性的必然性和定性定量方法,不同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天气—气候系统的可预报期限,季节内和年代际两种时间尺度的预测以及PDO如何影响可预报性并在最后进行了总结。报告结束后,老师也积极鼓励同学们提问,并进行了回答,最后还邀请同学们去北师大坐坐。

最后是由中山大学何文平教授给我们带来的题为“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进展与挑战”的报告。何老师指出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区域分布不均,我国降水区域分布差异很大,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降水明显集中于下半年。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我国气候预测的系统难度很大。除此之外,何老师还讲了短期气候预测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在世界中既有失败案例,也有成功案例。我国国内气候预测能力与需求仍有差距,鼓励大学生为未来短期气候预测系统作出贡献,同时回顾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发展阶段。报告结束后,何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发展方向,指出气候预测仍应坚持统计方法与动力数值方法相结合,逐步由统计方法为主过渡到以动力学方法为主。

通过今天一天的讲座,同学们的知识面进一步扩大,学科素养进一步提升对于以后的科研就业生活具有显著的帮助作用。